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会碰到很多熟悉的诗词、句子等,但经常回想不起来具体的出处及作者等,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,下面给大家介绍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,大家可以看一下。
孟子曾说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其文章也正如苏辙评:“今观其文章,宽厚弘博,冲呼天地之间,称其气之小大。”看孟子之文,文气磅礴,真真如滔滔黄河,一泻千里,万里长江,白浪滔天,可谓流传千古,泽被后人。虽然其文讲究格式和修辞,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的精神修养和浩然的气概。
所谓“浩然正气”,在孟子看来,“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并且要以“义”和“道”为养料。孟子周游列国,却并非求官,而在于行“道”,所以有《孟子将朝王章》,对于齐王的非礼之召给予回击,表现出傲岸的个性。孟子虽然不视金钱如粪土,却也不追财逐利,而是清醒地认识到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万钟与我何加焉?”此后,千古多少文人虽然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,却仍能保住气节,杀身成仁,舍身取义。看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高歌:“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。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。在秦张良椎,在汉苏武节。为严将军头,为嵇侍中血。为张睢阳齿,为颜常山舌。或为辽东帽,清操厉冰雪。或为出师表,鬼神泣壮烈。或为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或为击贼笏,逆竖头破裂。是气所磅礴,凛烈万古存。”真是荡气回肠,可歌可叹!再放眼当今文坛,却糜烂为文,尚不如“郑、卫之风”,用身体写作,以色情动人,在金钱面前下跪,被糖衣炮弹打得溃不成军,纵然有几个稍有大家之风者,也为了虚名浮利弄的名节难保,遭遇种种尴尬,败落之气,让人不仅登台长叹,悲痛而掩涕!追问其究,概“义”和“道”之不复存,浩然之气馁矣!
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解答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问题,同学们遇到不清楚的知识点可以问老师或者上网解决问题。